《聽海湧》:揭開台灣兵在二戰獨特身份與悲劇

電影

廣告

今年公視的時代旗艦大劇《聽海湧》將觀眾帶回1945年二戰後的婆羅洲,透過劇集揭開了一段鮮為人知的台灣歷史。這部劇集不僅是一部戲劇,更是一次深入的歷史探索,讓我們得以一窺「台籍日本兵」這一特殊群體的血淚故事。「台籍日本兵」這一名詞,雖然不夠精確,卻道出了這群人夾縫中的特殊身份。

戰後身份困境與文化轉變

戰後,台灣從日本手中回歸中華民國,台灣人必須快速適應新的國家認同,學習「國語」,同時忘卻日語。這一轉變不僅是語言的轉換,更涉及深層的文化和政治身份的重塑。黃英哲教授將這一過程定義為「去日本化、再中國化」,這一政策從台北的政治建築到文化實踐,無不反映出這一劇烈的變革。

《聽海湧》多角度敘事策略

《聽海湧》不僅聚焦於台灣兵的視角,還巧妙地融入了日本律師、澳洲檢察官、歐美戰俘等多元角色的視點,展現了這段歷史的複雜性。特別是劇中的「新海三兄弟」,他們的故事讓我們看到台灣人在軍隊中的格格不入,以及他們在戰爭中的無奈與掙扎。

製作挑戰與國際視野

《聽海湧》的製作水準極高,幾乎達到電影的規格。從語言訓練到場景再現,製作團隊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以重現1945年的南洋婆羅洲風貌。此外,劇組的國際化選角策略,也使得這部劇集在表現上更加真實與國際化,這不僅是對台灣演員的挑戰,也是對整個產業的一次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