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Air VS iPad Pro|用家怎樣選?最新規格大解析!
「性價比之選」iPad Air 全新升級
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iPad Air 無疑是大多數用家的實用選擇。全新推出的 iPad Air,現在有了 11 吋和 13 吋的螢幕尺寸選項,這對於預算有限但又想要大螢幕的用家來說,絕對是個好消息。而且,搭載的 M3 晶片在處理效率和能源管理方面都表現出色,無論是學習、繪圖還是文書工作,都能夠輕鬆應對。不僅如此,新款 iPad Air 還支援第二代 Apple Pencil 和最新的鍵盤,使得它的功能和使用體驗,與高階的 iPad Pro 越來越接近。
iPad Pro 旗艦級升級
另一方面,iPad Pro 的價格雖然偏高,但它的硬體規格確實是旗艦級的。最吸引人的升級莫過於 OLED 顯示技術的導入,它帶來了更深邃的黑色、更豐富的對比度和更真實的顏色呈現。對於從事攝影、繪圖或影音編輯的專業用家來說,這無疑是一大優勢。而且,高達 120Hz 的 ProMotion 自適應更新率,進一步提昇了動畫的流暢度和手寫筆的延遲感,讓操作更加順滑。在效能層面,M4 晶片的加入使 iPad Pro 成為了市場上最強大的平板之一。支援高達 16GB 的記憶體和最大 2TB 的儲存空間,這對於需要處理大型工程檔案、多軌音樂剪輯或高解析度影片編輯的用家來說,是一大福音。而支援 Thunderbolt 連接埠的加入,則為專業外接設備帶來了更多的彈性和可能性。
一般用家實用選擇
然而,這些進階功能對於一般用家而言,是否真的有必要?例如,Face ID 雖然在解鎖方面略勝一籌,但考慮到 iPad 的使用情境,Touch ID 也足以滿足大部分的需求。四喇叭音效系統固然能帶來更好的立體聲沉浸感,但如果你只是偶爾觀看影片或進行視訊通話,那麼這些功能也許並不是那麼必要。至於 LiDAR 掃描儀、立體音效錄音和音訊變焦等功能,則更多是針對特定用戶群。從實用的角度出發,iPad Air 已經具備了完整的核心功能,包括 USB-C 接口、5G 行動網路支援和全螢幕設計。搭配 M3 晶片,其效能與 iPad Pro 的差距並不像想像中的那麼大。對於一般用家來說,在日常使用中很難感受到兩者之間的差異,但卻要支付超過 $3,000 的差價,這無疑會讓人猶豫不決。
專業用家無可替代選擇
當然,如果你是一名影音創作者、設計師,或者需要使用 AR 模擬和專業 App 的用戶,那麼 iPad Pro 提供的高階硬體和極致的螢幕體驗將是無可取代的。對於長時間需要處理 HDR 內容的工作者來說,OLED 的色彩優勢和 ProMotion 的低延遲表現,足以提昇整體的創作效率和品質。總體來看,Apple 在這一代的 iPad 策略上,明顯地區分出了兩條產品線:iPad Air 主打性價比和日常使用,而 iPad Pro 則是為了滿足專業人士的高階需求而設計的旗艦級平板。
今年Apple發佈會,推出了什麼新產品?
在Apple在發佈會上展示一系列新產品:Apple Watch 10、AirPods 4、AirPods Max 2、iPhone 16 和 iPhone 16 Pro。更推出Apple Intelligence!iPhone 16 系列全面支援 AI 功能,包括撰寫內容﹑Genmoji﹑清除工具抹走相片中礙眼的背景物件等。
香港 iPhone 16發售預訂日期何時開始?
iPhone 16 Pro 及 iPhone 16上市日期香港詳情,iPhone 16預訂日期由9月13日晚上8時開始,9月20日正式發售,iPhone 16系列手機每款每人限購兩部。